總有著很多藉口。也許因為經濟能力不足,也許因為惰性,也許因為對這世界與人有著太多的恐懼,我的旅行經驗,一直是很「虛擬」的。透過電視和網路,各種圖像文字在大腦裡構築起一趟趟不同主題的隨機旅行。閉上眼,運用想像力,我偶爾擁有翅膀,偶爾騎著單車,偶爾徒步,在那全然美好的美麗台灣島嶼上,環島著一次又一次。

我向來很滿足於這種虛擬旅程,直到…。直到我接觸了「紀錄片」,前所未有的真實力量朝我直撲而來。我看了好多好多台灣各鄉鎮角落不同的深刻故事,完完全全顛覆了先前對這些地方單向的天真認知,原本那純真的旅行想法於是改觀,「旅行」開始衍生出好多意義,並嚴肅的和「旅遊」區隔開來。

旅行不是單純的走馬看花,不是片面式的觀光遊玩;它成為一種態度,一種知識的追尋途徑,讓人不只面對真切的現實,同時也追探自己的內在。

我看了記錄貢寮人民反對核四點滴的《貢寮,你好嗎?》後,決定要去貢寮。步出車站,濱海公路上一台台笨重的砂石卡車眼也不眨的呼嘯而過,揚起一陣陣飛灰與黑氣。昏黃的夕陽襯著幾朵白雲徘徊在貢寮的山邊,彷彿一幅畫作。但隨著我繼續前進,這幅畫作竟經由他人的畫筆添加上圍牆、鋼筋、機組、怪手,巨大的核四廠怪獸整個吃掉了山、雲、夕陽。自此,貢寮在我心中不再是熱血音樂祭的同義詞,因為我看見了這塊土地上的悲情風景。

我看了一系列記錄九二一災後重建的紀錄片《生命》、《三叉坑》、《在中寮相遇》、《寶島曼波》。去了中部,新蓋好的建築物絲毫看不出災難的印記,居民的笑顏說明地震陰影已不在。可是再往山裡走去,再往深處探訪,再和途中的人們聊天。原來在那些光鮮外貌的背後,一切得來都是那麼不容易。透過苦行,透過實走,我漸漸體會這地方的人文、歷史,以及居民重建這些年來的心酸點滴。

我看了講述台灣即將面臨「末代稻農」窘境的《無米樂》,偷偷的去了台南縣後壁鄉暗訪。綠色的稻田一片連著一片,農人們聚集在矮小的房舍前泡茶聊天,幽靜慢活的氛圍瀰漫在村落裡。漫步時,遇見了影片裡的主角崑濱伯夫婦,我們好像相識朋友般的點頭招呼,我想起阿伯的虔誠信仰和知足的生命哲學,心底昇起一股感動…。

於是我開始計畫著這一趟趟紀錄片裡的實地探訪之旅,下次也許是《翻滾吧,男孩》裡的宜蘭,也許是《河口人》裡的關渡平原。我彷彿認識著他們,但卻又沒有那麼熟識。我要突破自閉與自戀,汲取更多外在的現實,面對真正的苦難,面對更廣大的世界。每一趟的台灣之旅,都意味著我的認真,我的成長。


--
本文為中時浮世繪與「點‧台灣」旅行徵文比賽優選作品。
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formosa
http://www.clicktaiwan.com.tw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