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2004年之前新聞台舊文 (2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依稀記得在某個求學階段,當我們全班都挺直著腰桿子、正襟危坐的聽著老師上課時,總是會見到幾個其他班級的學生在外頭嬉戲。他們的制服不需要紮進褲子裡,也沒有穿著校規規定的長襪,而當他們在走廊玩鬧的太大聲,正在上課的老師就會出去吆喝一番,接著他們就會一哄而散。

我時常注意著他們,發現大多數的人喜歡到廁所抽煙,有幾個則常常獨自一人,又有幾個人總是眉頭深鎖、怪里怪氣的,看起來絲毫沒有任何活力朝氣。我一直好奇他們的老師怎麼不管管他們,但只要一想起枯燥乏味的上課內容,好奇的心也就就此打住,不過卻一直那樣自由的生活有著莫名的嚮往。那時候,覺得那些人都好酷、好屌、好帥氣…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導演蔡一峰,曾經是一位專業、經驗豐富的新聞記者,也因為這樣的背景,使得他的作品議題大都與社會息息相關。《奇異果》完整忠實地記錄了全國第一支身心障礙者樂團的成軍成長;《誰來聽我說》則是紀錄泰雅族原住民為了生計,過著逐工地而居的現代遊牧生活,也提到了勞工與原住民的問題。至於這一部《假裝看不見》,題材更是特殊少見,窺探了大陸女子假結婚來台的辛酸血淚史,同時拍攝地點也橫跨了兩岸,非常用心。

對於大陸女子假結婚來台的印象,似乎都源自於電視新聞中,從那些片面所獲得的訊息,不外乎是「大陸女子假結婚來台賣淫」,或是使用更多腥羶色的字眼報導,而每天晚上習慣看見這樣的報導,久而久之,也漸漸習慣、進而接受了。看著電視中總是遮遮掩掩的女子,竟沒有人願意去傾聽她們的聲音。

《假裝看不見》令人驚訝的是,竟然可以採訪與跟拍到這樣的一群女主角,甚至將整個流程,從女子假結婚後如何來到台灣,一次性交易的收入必須分幾成給司機、老闆,各個步驟皆說明的非常清楚。不過更難得的是,卻也讓這一群飽受社會壓迫的人對著鏡頭訴諸自己的苦衷,這也包括了俗稱的「馬伕」(司機)。而在拍攝的過程中,當然必須顧及到另一種「道德面」,於是我們可以很明顯清楚的發現畫面中,人物的臉總是模糊,或是只擷取了部分的身體特徵(腳、手、嘴…等),這對攝影者來說,也是一大考量與考驗。要探討這樣的議題,相信也必須透過特殊的關係。而進入心境的問題,也考驗著導演的涉入方式,雖然大部分的影像總像是偷窺式的,但影片所呈現出來與被攝者的關係,卻自然且細膩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我明明很愛你,又要裝作若無其事。你明明很討厭我,卻也是總得噓寒問暖一番。於是我們對於種種事物的感動與知覺,都被表面化的形象給掩蓋住了,因為我們都彼此在「假裝沒感覺」。

承認那種「感覺」從來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,但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「哭」成為丟臉、沒氣概的代名詞,「愛」也帶著難以啟口的羞怯,所有真情的表達,變成了他人眼底最好笑、最無法接受的方式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基督教強調原罪說,而這超高標準的原罪不僅僅只是貪婪、忌妒等人性,甚至包括了性愛。處女之身的瑪莉亞懷了神的兒子,超脫了這些原罪,耶穌用其無罪之血,代替世人承擔了這一切的罪過,展開救贖。希特勒說過:「不思考的民眾是弄權者之大幸」,而猶太祭司直指耶穌妖言惑眾、挑戰當時的羅馬帝國的威權,帶領著易受煽動的群眾,叫囂著要將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上,處以極嚴厲的刑罰,這一連串苦的經過到血腥的犧牲,正是《受難記》中的主要內容。

耶穌下降人間,目的是為了救贖人類。透過《受難記》,可得見耶穌對人類永恆的愛,同時也窺見人們的貪婪與愚昧,相信即使是從未接觸過聖經的觀眾,也會因為片中近乎慘無人道的血腥刑罰,明白耶穌為人所受的苦,進而了解耶穌的偉大與崇高性。《受難記》固然拍的好,甚至整片皆用阿拉姆古語發音,捨棄了英語,盡可能的力求史實。只是當電影作為一部獨立作品、獨立的藝術時,僅僅描述死亡的經過,偶爾穿插幾個典故,卻沒有將前因後果完整鋪述,這樣短淺薄弱的的劇情使得此片深度大減。觀眾的感動,卻像是經由聖經章節的輔助與再現,或是無法停止的暴力鞭打中所引發的。電影的本質消失了,成為聖經(文學)與暴力的附庸。好比羅蘭巴特所述的「作者之死」,就是希望在閱聽任何藝術作品時,能夠擺脫作者的束縛。而《受難記》缺乏的正是脫離文本(聖經)後的獨立性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假使你曾對影帝丹尼爾路易斯的精湛演技激賞不已,那你也應該對執導《我的左腳》、《以父之名》、《敢愛敢鬥》的愛爾蘭導演吉姆薛利登不陌生。

五年了,沒想到他還是很堅持以愛爾蘭為主的故事,不過這次卻是從過去對現世與歷史政治的犀利觀點中跳出,編織了一個自傳性色彩濃厚的新作─《前進天堂》。這看似一家人移居美國,藉以找尋著天堂的故事,正是從導演本身80年代的經歷改編而成,其中為了尋求更細膩的情感,更是由導演的兩位女兒共同撰寫劇本。此片不僅會令觀者動容,我想作者也利用創作本身作為自我情感的舒發與治療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英雄的登場往往是技驚四座、光芒萬丈般的突然降臨,不過這部北野武的新作卻不是如此,《盲劍俠》改編自過去勝新太郎的《座頭市》電影,「座頭」指的是盲人,「市」則為主角的名字。縱然無緣見得過去的作品,但仍不難想像以往盲劍俠風流瀟灑的帥氣形象。而北野武自導自演的《盲劍俠》當中,添加了很多創新的元素,不論在人物造型、影像技法、音樂節奏,皆有著可以令人會心一笑的精心設計。

過往大部分的電影都著重於劇情的發展,不過近來卻有許多電影顛覆了這刻板的觀念,《追殺比爾》是一部,《盲劍俠》也不例外。當觀眾能預測到劇情的發展同時,怎麼樣的死法才炫,怎麼的砍法才酷,怎麼惡搞才能讓觀眾驚呼聲連連,大聲叫好。「過程」儼然反客為主,成了主角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大部分的電影是在敘述一段極具張力的故事,有些電影則是故事性較弱,純粹以技術層面取勝,而少部分電影是在展現對事物的緬懷與情感。
那麼《花樣年華》呢?

《花樣年華》不僅僅是綜合上述特點,將男女情愛的欲去還來、含蓄待放描寫的極為細微,並且將一種時代性的氛圍再現的淋漓盡致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電影究竟能提供給觀眾什麼樣的想像呢?在政治與思想處處被限制的中國,總能激盪出更多創作的火花,更總是有一些不畏強權時局的鬥士,堅持用影像點出這個國家最落後、失敗的一面,從賈璋柯的《小武》到李楊的《盲井》,雖然中國總是放出禁令,使得在地觀眾無緣觀賞,但這些可貴的作品卻仍帶著創作者的勇氣朝世界前進,獲得世界各影展的肯定,《盲井》就是這樣一部有著批判與關懷,並能帶給人深度想像的電影。

改編自中國作家劉慶邦的小說《神木》,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的《盲井》,講的是在地底下工作的礦工故事,描寫中國許多落後貧窮地區的黑暗面,四處在礦坑中打零工的兩人,在四下無人、黑暗至極的礦井裡,開始著他們謀財害命的技倆,然而其一主角卻及時良心發現,當人心的覺醒與貪財的慾念產生對峙時,所應該選擇的究竟是那一方?《盲井》大膽的披露了大陸非法採礦場罔顧礦工安全、草菅人命的事實,更大大的諷刺以「均富」為傲的社會主義路線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有一種電影會讓人反覆咀嚼、回味再三,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所獲得的感動也會不同,我想蔡明亮的電影,就是屬於這一種的。

曾經風光一時,高朋滿座的福和戲院,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外商戲院的引進,這曾累積了不知多少影迷美好記憶的空間,也逐漸被人淡忘、遺棄。當偌大的螢幕上映演著武俠經典「龍門客棧」時,座位上卻只有寥寥可數的幾位觀眾,隨著闖入戲院的日本人,我們窺見這些觀眾的觀影作息而發出會心的一笑,然而這些笑聲,卻成為一種與觀眾的對話,螢幕上下的互動,儼然成為黑色幽默,戲謔諷刺著人們對於電影藝術的輕蔑。螢幕上歷史的再現與空蕩蕩的座位,所承載著的是隨影像而起伏的心境與情緒,隨著數分鐘的空鏡頭,近乎滿溢的情感流竄在這個幽暗、靜謐的映演大廳裡。

戲廳裡的觀眾來來去去,詭譎的行徑令人起疑,石雋與苗天看著螢幕上的自己揮刀舞劍,回憶過去而感慨萬千,隨著敘事焦點的轉換,影像好似帶領著我們穿梭於時空當中,不停的交錯纏繞,緬懷那過去的美好,放大現今的沒落。陳湘琪一步一步的踏行,清響的腳步聲規律的回繞,獨自清掃冷清的戲廳;李康生則四處溜搭,兩者在戲院歇業前無法碰面,壽桃中所寄託的委婉情意,也隨著李康生最後騎車奔出畫面外,留下在陰雨中特顯幽暗的戲院與孤寂的陳湘琪,如同片末的老歌「留戀」一般,娓娓訴出導演的不捨與留戀。時間、空間與記憶編織出了神秘又迷人的《不散》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康生首度執導的《不見》,在國內還未上映之前,就已捷報連連,還獲得釜山影展最佳影片「新潮流獎」,對於此片所抱有的期待與好奇,實在一點也不少。對於一個電影表演工作經驗豐富的人,執導的第一部作品究竟會是什麼風格?有什麼內涵?這些都是我極關注的焦點。

《不見》的步調不急不徐,敘事由兩個支線開始交錯發展,而後巧遇、融合。陸奕靜在公園匆忙失措的找尋走失的孫子,鏡頭似紀實攝影般隨著主角移動,真實紀錄著慌亂,慢慢進入主角錯愕、焦急的心境,隨著時間的流逝,尋找的腳步也漸漸緩慢、停止;故事的另一方,張捷翹課沉溺於虛幻的網路世界中,殺戮、虛無的遊戲持續進行著,忽然間他驚覺爺爺的失蹤,而展開找尋的過程。他們一個橫跨生死,需要靠外力協尋與慰藉,一個則封閉孤行的獨立尋找,即使如此,他們卻仍停留在原地,迷失於自我意識建構出的混亂。

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找尋過程中,有很多的幽默,很多的無奈,很多細膩的情感拉扯,這些表現出了一種獨特的台灣現象;在這彷彿無止境的追尋過程中,展露出了人性的軟弱與悲哀,也看出親人間距離的疏遠。是不是真的要在逝去後才會懂得珍惜,對於「不見」了的事物,才會追思、珍惜、懊悔;又或者當你執著、執意於某些事物的追求,是不是你也如同片中的主角,在過度意識的催化之下,喪失了自己的理性思考,迷失在盲目的追尋,籠罩在迷茫的烏雲底下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戴立忍的導演處女作《台北晚九朝五》,製作班底個個身經百戰,可見拍此片的野心與企圖;故事以時下年輕人的Pub愛情文化為主,其中的性愛更成為此片宣傳的噱頭,雖然列為限制級,但在強力主打與宣傳之下,也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,然而在這些新新世代的生活中,除了性與愛情,到底還有什麼是他們在乎的?

性愛、明星夢、搖頭喀藥,彷彿成為現代年輕人的代名詞,《台北晚九朝五》冀望利用三男五女的墮落夜生活,突顯現代社會現象的種種弊病,開場的Pub狂歡,場面調度與聲光效果俱佳,不見初為導演的生澀,片中大量選用了新進演員,縱然這些演員有大膽的性愛演出,但演技的生疏仍可在片中察覺,而選用多主角所須考慮的多重敘事,既不完整也突顯了劇情的薄弱,使得每段故事零零落落,故事主角們的個性塑造也不夠鮮明;性愛鏡頭的充斥,絲毫不見其氣氛的營造與其必要性,目的性過於強烈,只是在不斷的性愛關係下,突顯每個人內心的空虛與寂寞。在其他情感部分的描寫,如父子關係、堅貞愛情、明星夢、同志情懷等等,描寫的過於凌亂破碎,無法感受相互關係間的認同感。然而在這一切墮落生活的背後,其實每個人都有其努力的目標與堅持,就像利用身體去交換進演藝圈機會的其一主角片中所言:「至少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!」這背後的一切,似乎只流於表面,在沒有適度的敘述鋪陳之下,片末的結局也成為最缺乏劇情張力的一段,各主角的結局也因此看來突兀與誇張。雖然此片的性愛尺度大膽煽情,但結局的過度夢幻化,實在不難看出作者仍企圖導正錯誤價值觀的想法。

國片產量的日漸萎縮,2002年的《台北晚九朝五》的成功,再加上《愛情靈藥》的成績,實實在在證明了台灣發展類型片的可能,也開創了「新」電影,只怕這驚鴻的一撇,又會淹沒在同類型外國電影的聲浪下。《台北晚九朝五》片中的茫然與空虛、瘋狂與放蕩,的確能引發年輕觀眾的生命經驗,也或許是將觀眾帶進了一個新的世界,而在這一切落幕之後,取而代之的會是內心的平靜與反思;綜合來說,《台北晚九朝五》固然有許多的問題,但台灣電影也需要有更多「新」電影的發展,就其創作意念與想法來說,《台北晚九朝五》仍值得我們掌聲鼓勵鼓勵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在以整個亞洲為市場導向的前提下,《向左走,向右走》的選角顯得格外突出,除了金城武與梁詠琪的亞洲高知名度,新加坡的陳之財與台灣的關穎的演出也絲毫不遜色,突出與誇張的演出甚至比男女主角還搶眼;前段幽默詼諧的劇情令人捧腹大笑,後段男女情愛的擦肩錯過,又讓人感嘆命運的捉弄,實在不能不佩服編劇改編的功力,在杜琪峰與韋家輝對影片精準節奏的拿捏下,《向左走,向右走》的確有著娛樂的效果,也兼具了喚起觀眾愛情記憶的成分,在歡笑與淚水之外,更難得的是,突顯了都市中一股孤寂疏離的氛圍。

選擇台北為此片拍攝的地點,在以全亞洲的觀眾為訴求下實在沒有多大的意涵,甚至在台北之外的其他台灣角落,在不清楚台北地緣關係,也不會去質疑華納威秀與西門町之間的距離,更遑論其對於台北的印象。片中的台北城在精心設計之下,呈現了豐富的層次感,更將擁塞的街道、雜亂的公園,拍成夢幻似的光景;男女主角的巧遇邂逅,令人感到甜蜜歡欣,回憶裡青澀的青春戀曲上演著,所有人不禁替過去的遺憾與錯失惋惜,然而就在此時,大雨傾盆,又一次命運的捉弄,拆散了他們的相會。

「人生總有許多意外,握在手裡的風箏也會突然斷了線…」也是借由不斷鋪陳,才能更顯重逢的珍貴與難得。看看男女配角的來電配對,再回顧男女主角的悲情遭遇,明顯的成為對比;但其實他們也都沒什麼朋友,因為彼此之間的孤寂,在離別時的一通電話才能成為兩人相遇的契機,繁忙都市中的快節奏,是否漸漸沖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彷彿片中的孤單男女,只能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都市中,無助的尋找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身影,在街頭嘶喊著對方的名字,渴望著對方的出現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其實很難得看到這樣的國片,台灣極少有以青少年生活為主的電影,疏離、長鏡頭幾乎成為觀眾內心抵定的國片印象,《殺人計畫》卻實是顛覆了此觀念。瞿友寧導演在首部劇情片《假面超人》失利後,轉向電視發展,成功的偶像劇《薔薇之戀》打響了名號,在《殺人計畫》裡則更可見其細膩描繪情感、力求剖析人性的力道。

青春少女總帶有一種無憂天真的特質,但有時卻也令人難以捉摸。原本無話不談的好友,卻也能在一夕之間成為陌生人。導演帶著我們進入珍與晴的生活,一同經歷事件,見證彼此間的友誼,又赤裸裸讓我們窺見人性忌妒的原罪。一種淡淡的、極為細膩敏銳的情感,也在不斷的鋪陳中顯現,隨著友誼的漸漸變質,兩人漸行漸遠,對於片中主角,我們難過卻無能為力;而忌妒的力量竟然如此大,大到可以成為殺人的動機,開始醞釀殺人計畫;導演利用邪惡的想像搭配著繪畫,表現出冷漠與心死。隨著劇情發展,究竟珍的殺人計畫會怎樣進行?這也是此片最驚人、最足以令人窒息的一段發展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要形容出《一一》帶給我的感覺,實在是太困難了,一方面是此片獲獎無數的無形壓力,另一方面則是一種心靈上的震撼。

《一一》描寫著生活,利用家庭為主體,娓娓道出每個人的生活經歷,敘事線極複雜,故事中的主角們,各代表著生命中的每階段,從小孩的天真、學生的純情、年邁生命的脆弱到對成人功利社會的描寫,不僅直接,而是寫實與深刻。多條的敘事發展並不使得此片沉悶難懂,反而有條有理、完整清楚,這是非常非常難得的地方。在講述時代背景不同的愛情故事時,也利用回想與進行的交互剪輯方式,彼此相互呼應,將情緒帶入最高點,以上皆可透露出導演高深的說故事功力。精準與恰好的時間掌握,使得故事的韻味發酵,影像的魅力將會令人驚覺時間的流逝是如此的快,那是一種絲絲入扣,讓你視線分秒都不肯從影螢幕中移開的觀感,就這樣整個人投入影像之中,彷彿一種神奇的轉換射線將人吸入螢幕,片中主角的舉手投足,牽引著激動的感官情緒,配合音樂與聲音的引導,電影的魔力可見一般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承《黑暗之光》,張作驥式魔幻寫實再現。跟前兩部作品比較,《美麗時光》多了一份平易近人的氣息,而故事主角也都是社會中的小人物。

《美麗時光》敘述兩個莽撞少年步入黑社會,一段青春莽撞的都市冒險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

《天使》是香港獨立製片導演洪榮傑的第二部敘事短片,其所隸屬的「影意志」公司,則是從1997年成立,一直致力於推動香港獨立製片的發展,希望透過各種媒體管道,將這些香港獨立電影介紹給觀眾或是推向國際、參加各種影展。而《天使》也在世界各大國際影展中曝光與獲獎。
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挾著安錫動畫影展最佳影片的氣勢,台灣片商終於肯引進《麥兜故事》,在第二屆高雄電影節(2002年10月28日)與2002金馬影展期間是麥兜故事在台的初次亮相,我也是在當時觀賞的,當時因為影展趕場,整個人都快累垮了,一大早起體力難免不支,在觀賞某些電影時雖然萬般不願意,但也抵擋不住周公誘惑,只好閉眼養神,然而對於即將播映的《麥兜故事》,也是全然毫無頭緒,但此片卻讓我驚喜萬分!我依稀記得我初看此片所獲得的感動,直接且震撼,幽默而感人.....

《麥兜故事》前半段,運用語言特色與絕妙的心境表現,讓人覺得輕鬆幽默,再搭配香港文化,令所有人不禁發出會心的一笑。後半段則強調母子之間的感情與人生際遇,的確,單純即是幸福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《像鷄毛一樣飛》,實在是很怪的片名,這是中國第六代導演孟京輝的電影處女作。孟京輝出身於劇場,在大陸頗負盛名,據說由他執導的話劇《戀愛的犀牛》曾連演40場,並且場場爆滿,創造出了票房奇蹟。這讓我想到台灣導演鴻鴻(閻鴻亞)與賴聲川,似乎從劇場出身轉為電影的導演們,作品都帶有一些相同的特色;在演員表現方面,看似即興的演出方式,其實是導演與演員之間想像力的釋放與重組;在影像特色上,構圖則完整精確,跟一般電影相比,又多出了很多荒誕誇張的奇想。是的,《像鷄毛一樣飛》也不例外。

《像鷄毛一樣飛》是部實驗性特強的電影,中國出品更顯難得。故事講述一個落魄詩人,去北京投靠過去詩社的好朋友,而這個朋友早已不寫詩,利用商業頭腦,成為一個賣黑雞蛋的大商人;另一個女主角(秦海璐)則是在旅館內上班,一心想成為空姐,但卻因為只能看見黑白世界(色盲)而無法如願,故事大綱環繞在三人身上,藉由旁白與許多突發事件,呈現主角內心的不安與茫然。片中有很多有趣的象徵,其中利用黑雞蛋與白雞蛋的營養成分來代表商業利益(黑>白),但在片末所有的黑雞卻都得了瘟疫,只能一死,用此來反諷資本主義,又帶些許的政治意味存在,實在是一絕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大陸導演蔣欽民改編小說「沒有語言的生活」,拍成了《天上的戀人》。故事發生在廣西一個鄉下小農村,偏遠自然,樸實可愛,夾雜三個極帶戲劇張力的角色,瞎子、聾子與啞子,又讓人看似淒美愛情故事的片名,很難讓人不對此片產生好奇與期待,這也是我觀看此片前,內心抱有的預設想像。

《天上的戀人》的故事核心是三個青年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,但不平凡的是,其中有兩個主角是有溝通障礙的人(聾子與啞子)。通常的第一印象,瞎子、聾子與啞子在表達能力上全有障礙,應該怎麼去溝通,實為一個大問題;但反方面思考,瞎子(父)、聾子(子、男)與啞子(女)的互動關係極為巧妙,說與聽、看與寫,缺一則不可,用此建構起家庭的概念,而隨著影片進行,當男女曖昧之情昇華為愛情之後,啞子教聾子寫字,建立溝通的管道,成為兩人世界,也是此片很細膩、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一首帶有神秘淒美的歌曲(Gloomy Sunday),一段愛恨交織的大時代故事,共同編織了此片《狂琴難了》。
當三個男人同時愛上一個女人會是怎麼樣的?會是你爭我奪的暗鬥?還是寧願摸摸鼻子默默退出,《狂琴難了》講的就是三男一女的故事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