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觀後心得‧評論 (4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「It is as near to you as your life, but you can never wholly know it. 」─Ranbindranath Tagore

對新加坡影迷們來說,雅斯敏.阿莫(Yasmin Ahmad)應該是位頗具知名度的馬來西亞導演。她不只電影在新加坡上映,同時也為新加坡拍攝了許多廣告。她自英國修得心理學學位後,便一直待在廣告圈發展,持續了有25年之久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



「It is as near to you as your life, but you can never wholly know it. 」─Ranbindranath Tagore

我在2007年的南方影展裡首次遇見馬來西亞女導演雅斯敏阿莫(Yasmin Ahmad)的電影《我愛單眼皮》(Sepet),影片的劇情很簡單,講述一個大馬女孩與華人男孩相戀卻受到種種阻撓的故事,而這些阻撓,不是物質也不是貧窮,而是來自於人們心底無形的執念,宗教、種族、階級以及偏見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

 
※原文刊於《The Reader誠品.學》二月試刊號。

只要經由「閱讀」,無論是文字、圖片、影像、風景,都將因為不同的介質,而產生不同的感知形式和接收系統。「看書」作為一項感知行為,在紙頁上爬梳著文字圖片,於字裡行間創造想像,跨越時間空間,無時無刻不尋覓著意義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每每寫這類年度回顧的時候,都覺得這樣的排名似乎在展現一種個人品味。當然,對影評來說「品味」似乎是必要的,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觀點和喜好。於是我不禁想著,我自己的品味是什麼呢?或者我的品味代表什麼呢?不過,我確信自己完全不想讓觀眾跟著我的品味走,而希望每個人都能建立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想法,包括我自己。

這一年來(2008),書寫電影的頻率變得很低,電影也看的不多,自己總是對於未來、對於定位有著時而模糊時而清晰的想法。事實上,電影文字已經漸漸成為我的專業工作,這雖然是我的企盼,但也從中體會到許多與初衷想法所抵觸的難處和必須妥協的地方。唯一清楚的是,我還是喜歡電影,熱愛書寫,並且總是期許著自己所寫出來文章能夠在某個水平之上。我認真看待影評,因而它成為一種嚴格的自我鍛鍊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

二○○八年對臺灣國片來說,是令人興奮的一年。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導演們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作品,除了獲得好口碑之外,更贏得了好票房。像是張作驥的《蝴蝶》、陳芯宜的《流浪神狗人》、鈕承澤的《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》、林書宇的《九降風》,還有颳起了狂潮的魏德聖的《海角七號》。

這些影片,參加完國際影展後,便投入市場,前撲後繼的在臺灣院線戲院上映著。可是今年卻有部臺灣電影異常低調,它彷彿悄悄地進行,悄悄地完成,並且在今年四月時,成為臺灣唯一入圍法國坎城影展「一種注目」單元的電影作品。這部電影名為《停車》,由張震、桂綸鎂、高捷、庹宗華、戴立忍等人主演;這是鍾孟宏導演所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,也被選為今年金馬影展的開幕片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



林木材(以下簡稱木):導演您好,請您簡單地談談自己是怎麼跟電影搭上線,進而走上電影創作的路。

程孝澤(以下簡稱澤):我小時候很喜歡看電影,但老實說,我從來沒想過電影會和我有關聯,這好像是一輩子沒辦法躲避掉的事情。我父親以前因為工作的關係,所以常有免費的電影招待卷,像成龍的《A計畫》我至少看了8遍,每次看完都覺得好棒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3) 人氣()



電影的開場,是在化妝更衣室裡。青春的女孩們照著鏡子,打理著彼此的頭髮和衣著。她們穿著泳衣,三三倆倆練習著等下即將表演(水上芭蕾)的動作和舞步。無論身材是高是矮,是胖或瘦,在激起漣漪的泳池裡,在私密的更衣室裡,都被包容並陳,就像人心裡高高低低的慾望,沒有善惡好壞,只是靜靜地存在。

但,平靜的狀態卻在只剩下胖女孩獨自一人後有了變化。一個男孩闖進了更衣室,看見胖女孩一絲不掛,一陣尷尬後馬上奪門而出。在「看」與「被看」之間,身體的赤裸對應著情感上的坦誠,《愛上壞女孩》的開場破題,簡單有力,正如年僅27歲的法國新銳女導演瑟琳‧席安瑪(Céline Sciamma)對自己首部電影作品的自述─「從身體的觀點來看初嚐愛情的感覺」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看到日本影星緒形拳病逝的消息,讓我想起他主演的《楢山節考》。
現在把文章貼上來,視為一種紀念。

日本導演今村昌平談他所拍攝的《楢山節考》時曾說道:「棄老傳說看來似不人道,但現今社會面對環境污染,人口急增的問題同樣殘酷。」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



對於像我這一世代的人來說,整個90年代,正經歷著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的求學日子,填鴨式的升學教育與考試分數的壓力較量,總讓青澀又稚嫩的我們,用叛逆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心中的不滿與憤怒。

就在某次機會,意外看見了一部台灣電影,講述著一位即將面臨高中聯考的台北國中生,陰錯陽差的被烏龍綁匪綁架到南部靠海的小村落,進而和在地純樸居民們譜出一段美麗插曲。帶點幻想、帶點寫實、帶點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逃避。這部電影是《熱帶魚》,正如影片中主角從淺海撈起來的鮮豔魚種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



把手指一一捲曲,中指、食指與大拇指輕輕碰觸,留下一個空心的縫隙,彷彿一只海盜專用的單眼望遠鏡。輕輕地放到眼睛上頭,接著眨起另一隻眼睛,透過指尖圍成的圈柄,向外看去,這是《囧男孩》的第一個鏡頭。

透過這樣特殊的「看」(動作),彷彿暗示著觀眾不要以一般世俗的眼光來看待這部電影,而要看的遠、看的深。也果真如此,隨著劇情慢慢的推演,《囧男孩》裡那調皮搗蛋、難以管教的孩童主角們,原來都是在失親的情況下成長的。而社會上普遍對於隔代教養(甚至單親家庭)的偏見看法,正在這樣「看」的動作設計之下,輕輕自然地褪去了尷尬的嚴肅外衣。主角們的嬉笑打鬧,其實要喚醒的是每個人深藏於內在的童真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3) 人氣()

※本文應邀無名小站無名良品活動所寫
  

1895年的12月28日,一群觀眾在法國巴黎咖啡廳的地下室,看著盧米埃兄弟所拍攝的十段小短片,其中包括了工人下班、騎馬耍寶、火車進站、花園搞笑、餐桌吃飯…等等情節。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,第一次接觸活動影像的人們,看著《火車進站》中火車朝著自己的方向緩緩前進,紛紛慌張地逃離座位,還以為火車會衝出螢幕撞向自己。這次的放映會將往後的電影觀賞模式定了調,此後,大家開始公認著這天是「電影」的生日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
畢業典禮是告別青春的重要儀式,在以高中生為主角的《九降風》,也採用了畢業典禮作為年少輕狂故事的句點。畢業歌曲「藍色蝴蝶」緩緩地唱著,鏡頭俯視著校園空盪的景色,人去樓空,青春再會……。

然而,隨著劇情的推演,《九降風》的這份畢業典禮不再只是互道祝福、珍重再見如此而已。一群大男生們在這段期間所產生的情誼,從相知相惜,到試探、誤會、遺憾,以致最終的悲劇,也都彷彿藉此揮別終結了。只是,青春輕狂,如果造成了一輩子都無法挽回的遺憾,那該如何乞求諒解與原諒呢?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7) 人氣()

近期院線市場上看過最喜歡的電影有兩部。
一部是以色列戰爭片《前陷風暴》(Beaufort),另一部則是安東寇班的《CONTROL》。

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
再一次,鈕承澤又成為自己作品裡的男主角。在這部電影處女作《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》的一開始,便表明了由於投案成功,獲得了一筆政府國片輔導金,因此可以開拍電影。豆導就在電影的開場中對著投資者直嚷著要開拍一部「偽紀錄片」(Mockumentary),要衝撞總統府,要搞掉邱毅的假髮,要武昌街起義,要拍一部讓大家都拍手叫好的電影!

這就是電影的源頭,完全根植於對外在環境徹底的不滿和憤怒。說是抱怨也好,說是發洩也好,於是電影不只是純然的言情娛樂,《情非得已》顯然想把腳跨入現實(跨界),或者企圖用拍電影的行為來影響現實。可是,這些瘋狂概念都在執行時觸礁,電影突然轉而聚焦於豆導拍電影過程的掙扎與女友的感情糾紛。開始與黑道糾葛,開始吸毒,開始酗酒、劈腿、墮落,就像台灣媒體熟常報導的那些演藝圈八卦一樣…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



曾經有一群人,在1999年的夏天策劃了拍攝台灣離島的計畫,他們分別用著自己的視角凝視離島上特殊的風景和故事,最終完成了12部實驗紀錄片,充滿著濃濃的人文精神和大膽前衛的聲音影像,成了「流離島影」系列。

當時這群創作者們,除了是從政府的影像培訓班結業的之外,還有從學校畢業的年輕學生。經歷了這幾年的光景,如今都成為了台灣電影圈裡頗具創作力的導演與中堅份子。像是耕耘紀錄片的朱賢哲、黃庭輔;橫跨紀錄片與劇情片領域的周美玲;拍過《賽鴿風雲》的沈可尚;以及現在推出《流浪神狗人》的陳芯宜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3) 人氣()



屋裡的一面隔牆裡,藏著一位不能被發現的人。《牆之魘》的這個概念,是源自於施儒珍的真實自囚經驗。這段因二二八白色恐怖而生的悲劇,迫使具有左傾思想的施儒珍在其胞弟家所砌的牆裡,住了18年。在這段期間內受盡了生離死別的各種痛苦,最終因生病不敢就醫而死,被草草地埋葬在後院。

原本以為林志儒導演的《牆之魘》是試著要再現這段歷史,對白色恐怖以及大時代下的悲劇做出清楚且忠實的呈現。然而,出乎意料的是,導演卻將焦點一轉,故事上也做了極大的變化,淡化影片背景以及政治上的指涉,「人性」反而成了影片裡最受人矚目的主角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

先前並沒有看過繪本「我在伊朗長大的日子」,但看完改編為動畫片的《茉莉人生》後,我不僅僅驚訝它的極簡風格,驚訝它的龐大複雜,驚訝它的認真直接,更驚訝它的誠實動人…。

當我知道這是一個伊朗女性導演的自傳電影,我簡直不敢相信。《茉莉人生》並不像傳統伊朗電影裡有著彷彿生活般的緩慢節奏,也沒有含蓄的留白哲思與抽離的長鏡頭觀照。影片中的以第一人稱對於自身故事的坦誠與大方,完全有別於我既有伊朗電影的印象與性別偏見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6) 人氣()



聽聞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的惡搞名氣已久,在觀賞《舞妓哈哈哈》前,心底自然浮現著那些關於瘋狂嬉鬧劇的想像。無論是妙語如珠的對白、膚淺的性別笑料、惡搞的拼貼剪接、誇張的無俚頭風格,或是傳統與現代的諷刺對比…等等,再再勾起我的好奇心。

只是,我不禁納悶著,這些笑點真能夠構築在「舞妓」上嗎?並且是這項足以象徵日本傳統的特殊文化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

寫長篇影評太花心力,時機上會來不及。我不想修飾文字了,只是想要推薦這部將會在南方影展和金馬影展播出的馬來西亞電影《我愛單眼皮》(《戀戀單眼皮》,Sepet)。這是我今年最愛的電影之一。

第一次看完,意猶未盡,心中感動滿溢,念念不忘,於是昨天我又跑去戲院裡看了第二次的《我愛單眼皮》。雖然接下來的劇情發展都已知曉,但聽見戲院裡此起彼落的笑聲和觀眾們滿足的表情,我知道他們也喜歡這電影。一來彷彿證明自己沒有錯看,二來也有種「好電影果然不會寂寞!」的開心興奮。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8) 人氣()



在談論到「南方」時,用嚴肅的學說或史學來切入,總會得到以美國「南北戰爭」為典故,或是「南方」是相對於「北方」而生的解讀。於是在先天上,南方就像是弱勢;而其意義,不僅僅意味著與某種(主流)價值對話、對抗,也挾帶著打開「另一觀點」的使命。 

可是,難道南方就沒有辦法跳脫出這些歷史論述,不再是任何方向價值的相對依附品,而開始擁有自己的主體性,成為自己的南方,成為擁有在地特色的南方影展嗎? 

fans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1 23